您目前的位置 : 首页 >> 送小动物回家 >> 正文

兰州日报整理农村土地增加农民收入

日期:2016-8-10(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榆中新闻网5月5日据兰州日报讯(首席记者 杨贵智 文/图)自2003年以来的10年里,全市共整治农田6519公顷,新增水平梯田320公顷,水浇地3665公顷。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为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整理后的耕地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30至100公斤,新开发土地亩均单产普遍在150至350公斤。至2010年底,我市7年开发整理的耕地年增产粮食2万吨以上,按全市人均粮食占有量计算,相当于一年供养5万人。

踏着春天清新的空气、闻着芬芳的泥土气息癫痫重点医院排名,穿行在榆中南北两山、东西两川农村的田间地头,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鼻而来。远处,一片片、一层层新修梯田似锦如缎,缠绕在山间;近处,轰鸣的机器声,挖掘机的长臂,一起一落间将坡地变得平坦……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场景、变化,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这些或静或动的梯田建设画面,是我市向现代农业奋力迈进的一个缩影。

看山山青青,看地地平整,看水水清涟。“土地整理项目好啊,这是过去我们想都不敢想的,太好了!”4月19日,榆中县马坡乡马滩村村民余新爱一边打开在自家地头上放水的阀门,一边对记者说着心里话。

◆阅读提示

梯田建设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不仅起到了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情、留住土里肥的作用,而且农民的口粮田有了根本保证,也为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创造了先决条件。近五年来,兰州市共立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49个,使广袤低产、难以耕作的陡坡地稳定退耕,种植优质牧草,畜草产业稳步发展。同时,多年来,在梯田建设和农村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我市通过圈舍改建、良种引进、舍饲养殖、青贮氨化、农村沼气等配套实施,走农牧结合、种养互补、良性循环之路,形成了“种草养畜——建设沼气——沼渣肥田——增产增收——改善环境”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2002年,根据国土资源部及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安排,兰州市从2003年实施第一个省级投资西固区扎马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到2010年底批复红古区窑街街道大砂村杨家坪土地整理开发项目,7年间,国家、省、市投入土地开发整理资金4.67亿元,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总规模6519公顷,其中:开发4419公顷,整理1551公顷,复垦287公顷,新增耕地3985公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调查测算,全市可整治农用地规模287333公顷,整理后可净增耕地2903公顷。其中到2015年,全市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4476公顷,平均每年增加895公顷,完成同期全市各类建设占用3839公顷耕地占补平衡任务。

底子薄、环境脆,梯田成为旱区农业必走之路

兰州市地处黄河上游,居甘肃中部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地貌分为石质山地、黄土梁峁沟壑丘陵、河谷川台盆地三种类型,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9%、66%和15%。其中,石质山地分布在西部和南部,海拔在2500至3600米之间;黄土梁峁丘陵海拔在1800至2300米之间,主要包括南部黄土长梁及大面积的黄土梁峁沟壑区,地表破碎,水土流失较严重。

受黄土丘陵特殊的地貌和地理环境限制,市域内山地多、平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可利用土地少,且耕地多为中低产田,生产力水平较低,地区间差异比较明显。全市耕地中旱地占到68.5%,且在这些旱地中,大于15度的坡耕地面积占总旱地面积的46%。全市低产田面积较大,占耕地的68.83%;中产田约占21.64%;高产田面积不足10%……短缺的水资源、严重的水土流失、薄弱的农业基础、特殊的区位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我市榆中北山、永登七山等旱区的贫困落后。“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这句话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市旱区农民广种薄收的真实写照。

4月16日,这是一个雾水连天的清晨,记者来到坡大沟深、水土流土异常严重的榆中北山地区,站在海拔2300多米的高窑沟梁上向四处望去,层与层条理清晰、级与级线条分明,连片的梯田从山脚排到山顶,宛如一条条绿色的飘带,缠绕于山岭之中。在那富有韵律节奏的梯田间偶尔有几位正在劳作的村民,远远看去,就像一纸满页的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形成了乡间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在一场雨后,连川村“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底穿靴子”的景象显得格外明显:山顶绿的乔木和柠条与白花花的全膜玉米以及山腰平整的梯田里刚刚试种成功的菜花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田园风景画。由于今年入春以来,雨水充沛,往日“黄”色北山今年以葱绿为主色调。

据了解,自梯田项目实施以来,榆中、永登等县始终把梯田建设当做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为实施这一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千秋的民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组织技术人员、到所在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干部、逐村、逐组、逐地块、调查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等现状,反复征求群众代表意见。同时,市、县国土部门和农业、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逐乡、逐流域,按照“林、草、果、粮、菜全面开发,点、片、带、网配套组合,田、林、路、窖、渠一步到位”的要求,一次规划到地块。其中榆中县去年梯田建设将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7公顷,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达4.65万吨,就地拦蓄降水径流19.6万立方米。按正常发挥效益计算,可新增粮食108万公斤,产值2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90元。同时,新修的基本农田、田间道路等工程,将极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机械耕作和推广农业技术创造了条件,为集约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作农业奠定了基础。

如今贵州小儿癫痫病医院,一块块不规则的小山地被连接成片,昔日散乱的山坡地变成了漂亮的梯田。这不仅解决了我市山区农民的吃饭问题,还为乡间增添了一抹色彩。

修梯田、增效益,梯田成就农民致富新希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前不久,总投资达4000万元的兰州新区秦川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已正式启动。工程完工后,通过田、水、路、林工程的配套,使项目区成为田成方、路通达、渠遍布、水畅通的高效农业区;成为加快建新村农民脱贫致富,向高效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自去年以来,面对实际情况,市委、市政府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支撑“三农”工作的基本功,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一核心任务,在榆中、永登、皋兰等县区继续实施土地开发和梯田建设工程。其中市国土局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新增耕地面积约5440公顷,整理开发后的耕地数量达19500公顷,有效地补充了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同时由于实施农田水利和整修梯田等工程,使旱田变水地,荒坡变良田,耕地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稳步提高。皋兰县土地资源丰富,通过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效地增加耕地面积和质量,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仅皋兰县黑石川乡的白井子川、和尚堡、和平村三个省级土地开发项目,开发总面积达5000余亩,净增耕地4000多亩,配套了水渠、泵房、田间道路、植树绿化等;白井子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后,在增加2580亩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通过配套灌溉渠、道路、桥涵、绿化等工程的建设,项目区的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而且还解决了当地500人就近务工就业的机会,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良好的效益。榆中县高沿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整理土地1.3万亩,对项目区内农田、水、路、林进行综合整治,改善生态,增加有效耕地面积9092亩,建成了包括移民等1万人的新农村。

据了解,为有效推动土地开发整理这项工作,兰州市于2012年底编制了《兰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市政府将发改、国土、水利、扶贫、农发等相关部门梯田建设任务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管理,按照“科学规划,集中区域,突出重点,规模建设”的建设思路,制定了梯田建设工程年度实施方案,对建设主体、建设范围、组织管理、建设标准、目标责任等进行规范。

自农村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以来,目前兰州市实现了耕地总量稳中有增,完成了全市耕地占补平衡。据了解,我市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2010年耕地保有量指标为29.06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为24.70万公顷,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指标2740公顷。从2003年至2010年的7年间,全市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累计整理复垦开发新增耕地3985公顷,是同期建设占用耕地的1.45倍,使全市耕地保有量始终保持稳定并略有增加,耕地占补任务超额完成,保障了全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不仅如此,通过坡改梯工程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全市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从2003年以来全市共整治农田6519公顷,新增水平梯田320公顷,水浇地3665公顷。

与此同时,全市的土地开发整理也大大支持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自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将土地开发整理与扶贫开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紧密结合,重点给予支持。在项目安排上,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与村庄搬迁规划相协调,促使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分散居民点向中心村适度集中,整治村内闲散地、废弃地,废旧宅基地还耕。在实施中,将改造农村道路,绿化村庄环境,改善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与项目结合起来,为扶贫开发及移民生产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记者从榆中县扶贫办了解到,仅去年一年,该县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加大坡改梯和土地整理力度,新修梯田3.45万亩、土地整理1.5万亩。同时,该县将每年新修梯田3万亩、高标准农田1万亩,2016年人均达到3亩。

通过多年的土地开发整理,我市借力政策引导和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管理,以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局面已经形成。

调结构、兴产业,梯田为农业产业化带来契机

地平了,路宽了,农民增收的路子更宽了。皋兰县水阜乡村民老魏高兴地说:“以前种的是坡地,走的是窄路,收成低;现在地平了,路宽了,机械用上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种上了洋芋药材,日子好过了!”

蔬菜、设施农业、水利工程这些字眼,对祖祖辈辈靠种粮为生的山区农民而言,既陌生又新鲜,这一切变化都和引洮工程息息相关。高崖镇党委书记陈巨明向记者介绍:“川东发展现代农业,最难得的机遇就是引洮工程老年癫痫病。作为引洮工程榆中段的主要受益区,我们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通过土地整理、移山造地和集约连片的梯田化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将现有的4.5亩耕地全部改造为水浇地,发展以冷凉型蔬菜为主导的设施农业,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将蔬菜种植面积推广到1.2万亩,设施农业达到500亩。”

高崖镇位于榆中县东南部,耕地面积4.5万亩,东西部山地丘陵相互交错,中部为川台低丘河谷,境内高崖水库总容量1160万立方米,流域面积131平方公里。早在2006年,这一带就被确定为高原夏菜的后备基地,“十二五”期间,榆中县和平、定远、连搭等高原夏菜原产地被纳入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版图,高原夏菜的种植顺势东移,随着引洮工程榆中段的逐步完善,洮河水流经的新营、甘草、高崖、龙泉、清水、夏官营等6个乡镇将全部纳入蔬菜种植,届时榆中县将新增高原夏菜种植面积24万亩。

近年来,榆中县以梯田建设为依托,坚持“修梯田-打水窖-抓科技-调结构”的旱作农业发展思路,新修梯田全部实施了机耕深松、配方施肥,选种马铃薯、中药材等适种作物,并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同时大力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延长产业链条,使梯田建设真正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和农村产业发展的希望。

通过梯田化建设,我市农业基础在发生着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全市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调整,一批新型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不仅使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更重要的是让农民切实享受到了土地开发整理带来的实惠。据悉,今年,我市将实施92万亩高原夏菜种植项目,发展永登武胜驿、民乐,榆中马坡、新营等二阴地区4个千亩冷凉型蔬菜种植基地,新增蔬菜面积4万亩,蔬菜总产达到269万吨;实施新增万亩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永登武胜驿、皋兰什川、红古花庄、西固达川4个千亩设施蔬菜种植基地,新增1.1万亩,达到16.2万亩。在抓好特色农产品生产方面,借力梯田建设,全市将以榆中北山贡井为中心发展20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重点抓好北山地区相对集中连片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年内新增面积4万亩,力争三年达到20万亩,年内全市新增中药材面积4.6万亩、达到16.3万亩;实施11.5万亩玫瑰种植项目,发展永登县大同王家坪千亩玫瑰种植基地,新增面积2.5万亩;同时,实施8万亩西甜瓜种植项目、一月红提葡萄产业发展项目等,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发展。

记者手记

土地开发整理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变化。山变了,坡绿挂翠;地变了,田园如画;水变了,库满渠畅;人变了,文明勤劳。这一切使兰州这片热土更加富有朝气,这一切得益于兰州人民的奋斗和拼搏!

梯田建设犹如和煦的春风,吹绿了兰州市曾经贫瘠的土地,奏响了农民致富增收的幸福之歌。看着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树成行的新面貌和一片片喜人的庄稼,当地百姓从心里由衷的感到高兴。他们把梯田建设称赞为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基业,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友情链接:

一了百当网 | 色五月开心五月天 | 天骄刷机助手 | 最后的武士观后感 | 百天照注意事项 | 女性短发发型 | 美女不戴胸罩图片